56cd29ea4d1e0   

 

化妝品緊箍咒

 

中國政府對於化妝品的管理越收越緊,這一篇是最新的資訊,提供給大家參考....

 

【新知】植物化妆品如何避开广告法规的雷区

 

 

 




看完後我個人有點小小的看法


以中國的化妝品市場來看,越收越緊的管理模式,只是苦到只是自己本土產業...

 

怎麼說?

其實很多進口的品牌,在原產地國家可能並沒有這麼嚴格,或者是有另一個配套的管理模式。例如中國政府就完全否決了『有機化妝品』及『天然化妝品』,這樣管理下,消費者就會變理性了?我認為那可不見得。

 

事實上消費者根本不可能每一個人都會想去了解化粧品的資訊或製造工藝,消費者只喜歡簡單的內容,例如:有效、更安全、更天然或更高科技,這一些我們都可以從突然爆紅,卻又突然消失的無影無蹤的商品上看見。

 

今年的PCHi會議上,有個做市場統計分析的公司講者說:2015年最好賣的就是精華液及面膜,但是美白商品卻乏人問津,原因不明...,當下我旁邊的朋友就說:這很容易找出原因啊那就是在頒布新的管理辦法後,直到2015年底,幾乎都沒有任何美白化粧品通過特用化粧品備案,所以當然統計不到啊~

 

但在中國市場上就會失去美白的需求嗎?或者是中國的消費者會在選購美白產品時,會多留分心眼去求證是否有登記備案?或者在面對美白廣告就會更理性了呢?

 

很顯並沒有,從許多美妝部落客(網紅)的軟文中,大家都可以看見,要不是本來皮膚就白皙,哪有可能馬上使用馬上皮膚就變白呢?更扯的是就連一般乳霜中只是添加了一點點的礦物粉末(二氧化鈦),使用時馬上就會讓膚色變白,這樣都可以引起瘋狂搶購,說是最有效的美白商品。

 

另外也可以從中國消費者喜歡『海淘』、『代購』及『托購』的現象來看,很顯然即便是合法進口至中國的商品,消費者依然會認為,因為中國的化妝品管理法律的問題,所以一定是國外原廠的比較好,再加上中國只允許使用許可名單內的化妝品原料,這也是導致同樣的品牌同樣的商品,為了可以合法在中國生產上市,因此必須符合法規而修改成分表及配方,也因此所以才會讓水貨更搶手,例如台灣的面膜,很多陸客會刻意從台灣帶回大陸,他們認為原產地的商品會比當地生產的更好。

 

因此我個人認為除非全世界的標準都能取得共識,否則單方面自己法規制定的太嚴格,可能只是在妨礙自己國家的產業,當然在安全及品質要求規範上,是必須要堅持,但對於產品的功能宣稱及廣告倒是可以放寬。


以『有機化妝品』及『天然化妝品』的市場來說,法國的ECOCERT算是全世界讓消費者最為熟知的認證了,事實擺在眼前,從原料商到品牌商的展會上就可以得知,如果消費者不愛,那根本不會有化妝品品牌願意投入。

 

我倒是認為台灣目前對美白產品的管理還算不錯,只要經公告以一般化妝品管理後,大家都可以生產販售,對於新原料採暫時監管的方式,以含藥化粧品管理,待一段時間後再看看是否可以放寬。

 

不過台灣政府對『有機化妝品』及『天然化妝品』就顯然有點狀況外,其實我們不需要自己訂一套自己的規範標準,以ECOCERT來說,這套系統已經運作很久了,消費者也都能夠信任接受了,不彷可以採開放的態度,只要廠商提出相關的證明文件,就可以在廣告及宣稱上放寬,而且ECOCERT自己也有公告,沒有經過他們許可,是不可以任意使用ECOCERT的任何宣稱及圖案,因此自然這方面就有雙重把關了。

 

此外對於廣告的手法,廠商還會用另一種方式來呈現,那就是可以把網站架在外國,售價標示外幣,這樣一來,除非是當地國取締,否則根本也無可奈何,而且使用的如果不是當地的語言文字,其實要被取締也很有難度。

 

另一方面我是還蠻喜歡中國對化妝品的管理的正面態度,例如制定品質標準、產品登錄制度,勇於主動揭穿偽科學的廣告,但是在廣告宣稱上或特用化粧品上的管理,就顯得有點太嚴格了。

 

看看韓國的化妝品什麼都敢講,什麼都敢寫,雖然在中國會被限制,但媒體與網路是沒有國界的,只要能宣傳,就一定有人能看見(其實韓國國內自己也在檢討化妝品廣告誇大不實的現象)

 

 

以上純屬個人看法,表達的不是很好,請多包涵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504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