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商品包裝上的成份表


 


根據規定商品必須在包裝外標示商品的成份組成必要時還必須對特定成分標示出總添加量濃度),因此我們可以透過這樣的方式來看到所欲購買之商品到底是什麼樣的特性及注意事項


 


首先我們先來看看幾張圖片


1.報喜不報憂型


下圖(A)(B)(C) ,是一般很常見商品標示內容,只寫功能性成份,對於其它成份都不提,當然啦~這是我舉例的樣式...,不是在商品上的標示。


(A)


(B)


 


(C)


 


2.不如不寫型


圖(D)(E)看起來寫的很詳細,但是卻寫了不清不楚的基礎成份,圖(D)按商品品名來看是個乳化的商品,成份也標示了,卻只寫上植物乳化蠟??


我想一般的消費者可能也看不出所以然吧!


我簡單說明一下好了,一般來說,對於這些化粧品的成份,都會有一個商品名以及正式的化學名稱,透過正式的化學名稱,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知道那是什麼東西,有什麼特性?就像是:水’純水’超純水’去離子水,我們可以透過這樣的訊息標示得知,所拿到的水是什麼樣的品質是吧!


表面上圖(D)(E)寫上了一堆東西,卻對其它附加成份也是能不提就不提,讓消費者看了一頭霧水,以為沒寫上的就是沒添加,就是等於高級商品。


(D)


(E)


 


3.誠實填寫型


圖(F)(G)是從網路上參考到的資料


看看這兩件商品的標示很清楚的寫上了組成成份,而且寫上的正式成份名稱,讓人一看就很清楚的了解,該商品添加了什麼東西。


在圖(G)我用紅線標示出幾樣成份,是要舉例給大家看,其中該商品也有使用乳化劑,人家就很清楚的標示出正確的化學名稱,讓使用者或其它人,都能查的到,那到底是什麼東西?也誠實的告訴消費者,他還添加了哪些附加的成份,例如:防腐劑與香料...


(F)


(G)


圖(H)(I)市售清潔商品的標示 ,清楚的標示出所有的組成,讓消費者一目了然。


(H)


(I)


圖(J)是藥用洗髮精的標示,因為法規的關係,所以只標示藥物名稱及濃度,這並非不誠實,這純屬特例。


(J)


~~~~~~~~~~~~~~~~~~~~~~~~~~~~~~~~~


我寫這篇不是要教會大家看成份,也知道那是不可能的事,只是想透過這些圖片來跟大家討論討論。


現在的資訊很發達,很多人都會上網找資料,到討論區去看看其他人的使用分享,或者是專業人士的分析。


透過人家的整理,我們可以得知目前的流行資訊,也可以得知那些東西的評價不好,身為一個聰明的消費者,付錢前作足功課才不會當冤大頭是吧!


廠商誠實的標示上所有的資訊,對消費者來說,是最有保障的方式,這點應該大家都沒意見吧!


但就是因為資訊太多太複雜,很多時候根本無法分清楚真偽,引用的人也不清不楚,再加上商業的炒作,就會引起消費者莫名的擔憂級恐慌。


XXX成份會致敏’XXX成份有致痘性’XXX成份可能會致癌’XXX成份有刺激性...等等


這都是我們最常看到的資訊


甚至還有人製表來呈現給大家看,讓大家閱讀...


因此消費者就會抵制含有這些疑慮的商品,因此就會發生廠商故意不標示現象,廠商故意不標示,那消費者就不會擔心,專家就不會批評。


甚至乾脆只標示高貴成份,讓消費者誤以為這是純天然成份所組的商品。


其實這都不是好現象,對消費者來說,唯有清楚的標示,才是保障消費者本身的權益。


~~~~~~~~~~~~~~~~~~~~~~~~~~~~~~~~~~


我自己在買東西的時候我會很清楚的去看組成,我寧願我買回去的商品,在成份上有一些疑慮,起碼我能有心理準備,如果真有使用過後的異狀時,我也能知道是什麼原因,不要廠商刻意隱瞞。


因此我要建議那些對人家成份表上做批評的,給點小建議,我知道這樣的批評沒有惡意,出發點是好的’是善意的,只是光批評卻沒有好的建議,好像做事做一半的感覺,可以的話?也能給點解決方案好嗎?


標示是一個廠商自我要求,很多人都會賭,賭什麼?


那就是分析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除非是禁用成份或限定成份,否則化粧品裡的成份太複雜了,根本沒人力,時間,財力,去做分析...


期待"廠商""消費者""專家"之間的良性’理性的互動,讓對的事可以持續下去。


 


沒寫不代表沒添加


寫了不一定有添加


報喜不報憂問題更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504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