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心態


 


化妝品就跟其他的行業一樣,是技術也是藝術,它可以是實體的呈現,也可以是被營造出的感覺,當化妝品商品充斥市面時,除了包裝、廣告及價格外,要如何吸引消費者上門就是一個非常有深度的問題,大家都知道市面上有個L品牌的CREAM產品賣得非常的貴,要價幾萬元一罐,許多人不僅再問,請問它到底再貴什麼?許多的專家(所謂的專家就是:相關理工背景或醫藥師),都會出來爆料一番,分析成本,分析成份,甚至分析相關的理論。


 


其實大多數這些人的心態是可以理解的;


第一:這是典型讀書人的使命感;為什麼這麼說呢?其實這樣的心態人人都會有,就是:我也懂、我也會、我早就知道了,所以當大多數的人是不懂的時候,出來說幾句話,讓大家覺得自己很棒、很厲害!另一方面總覺得自己不出來出點聲音,好像眼看著眾生受苦受難,於心不忍。


 


那種成就感就像是毒品一樣,會令人上癮,所以久了就變成專家的習慣了。


 


第二:酸葡萄心態;見不得人家好,這也是人之常情,你我都會發生,而且還是經常的發生,就算自己平時有在約束,還是會有這樣的聲音出現,這有部份還是自卑的心裡所產生的,舉例來說:我們的身邊都會有那種自己不會,就以為人家也不會、自己不懂,就以為人家也不懂的人。


 


這種心態會跟毒藥一樣,會慢慢的毒害心靈及創意,久了就會變成像吠火車的狗一樣,只要看到火車經過,就一定會出來叫兩聲,好讓人知道它是存在的。


 


第三:純粹是因為工作所需必須打擊對方的商品,這種心態只是單純的想生存,通常心態正面一點的會說:「這東西我們家也有!」,比較不會思考太遠的人就會說:「那個東西沒用啦!不可能啦!」。


 


這種心態的人其實很挺可愛的,通常過不了多久,他就會抵抗不了流行的趨勢,跟著也推出類似之商品上市。


 


大多數的化妝品品牌的經營方向都放在:有效性,所以才會看到神話般的效果,三天美白,七天除皺,21天換膚...等等,一個比一個更誇張的效果、更聳動的話題,當然化粧品沒有效果的話?可能會被淘汰消失。


 


當很多人都把化妝品的目標放在療效時,我想說的是有那麼必要嗎?這是我這一年以來一直在思考的問題?但大家都在研究有效性時,似乎都忽略了化粧品它原先該有定位,如果要療效顯著及明確的話,為何不直接使用藥物就好?組成可以簡單一些,效果又快又好,反正化粧品所添加的有效成份幾乎都是藥物,為了因應流行及民意,政府相關單位給了一個曖昧不清的含藥化粧品的定位,允許的藥物品項及許可使用濃度,要說有效嗎?好像也不是,沒效果嗎?好像也不全然沒效。(當然我這裡的舉例只是在說部份的例子,有很多成份還是必須嚴格的管制,例如:染料、燙髮劑、防腐劑...等等,這些是有人體使用上之安全顧慮。)


 


看看仿間眾多的品牌裡,還是有些品牌是異軍突起之秀,這些品牌在商品及公司的定位上是以塑造一種理想、一種氣氛,為公司的經營方針,讓購買的消費者有認同感、有優越感,讓參與銷售的經銷商、銷售人員,有成就感、有使命感,一起努力打拼。


 


化粧品的經營不單單只有在賣商品,那是表面上消費者所看到的,當然要成功的經營一個品牌不是那麼容易,當我們看到一個成功的品牌時,希望大家能思考的方向是人家用的策略是什麼?一樣都是號稱"美白",為什麼消費者就比較愛用?為什麼消費者寧願花大筆的錢去買那一罐在專家眼裡看起來不過爾爾的商品?為什麼消費者連提著該品牌的紙袋都覺得那是個驕傲的事?


 


化妝品不是只有在材料成份上的分析,在背後所不為人知秘密,那才是需要專家來解剖分析,來研究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504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