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腦 camphor
【歷史】 本品為皮膚刺激劑。系由樟科植物中提取,天然樟腦盛產於中國臺灣和日本的樟樹的木質或樹皮中,也可人工合成而得,天然與合成樟腦的色澤、結晶型相同。唐開元《本草拾遺》已收載樟木,明弘治《本草品匯精要》載有潮腦(即樟腦)的用途:“主殺蟲、除疥癬、療瘍火瘡、敵穢氣”。明《本草綱目》記有具體生產方法。13世紀從中國傳至歐洲,1933年後美國開始人工合成。中、美、英、日等國藥典均有收載。
【性狀與穩定性】 本品為無色透明或白色結晶塊狀物;在刺激性特臭,味初辛後辛涼。易溶於氯仿、乙醚、乙醇、脂肪油,不溶于水。在常溫下易昇華,點火易燃燒發生多量黑煙及有光的火焰。應密閉於陰涼處保存。
【體內過程】 本品身體各部分均可吸收,在肝內弱化形成羥化樟腦代謝產物,與葡萄糖醛酸結合從腎臟排出。
【藥物作用】 本品外用為皮膚刺激劑,塗於皮膚後可刺激皮膚冷覺感受器而有清涼感;用力塗擦局部可使皮膚發紅,增進局部血液迴圈,並有微弱的局部麻醉作用,繼之有麻木感,可鎮痛,止癢並消除炎症。適量內服,使胃有溫熱和舒適感,大劑量則有刺激作用。
【適應症狀】 關節痛、肌肉疼痛、神經痛、頭痛、凍瘡、皮膚瘙癢,頭皮瘙癢,禿發,頭皮皮脂溢出。頑固性呃逆可應用本品醑劑,塗擦咽部一日3~6次。
【不良反應與注意事項】 外用偶可引起接觸性皮炎。頭皮、皮膚有破損處、潰瘍、創面、皮膚滲出部位不宜外用塗擦;已破皮的凍瘡不宜使用;如發生有過敏反應,應立即停藥。
本品可穿過胎盤,孕婦慎用。應避免接觸眼睛和其他黏膜。本品有揮發性,應密閉於陰涼處保存,用後應密塞。
【過量處理】 誤服可引起噁心、嘔吐、腹絞痛、頭痛、頭暈、發熱感、譫妄、肌肉顫搐、癲癇樣抽搐、中樞神經系統抑制和昏迷;也可致呼吸困難、尿閉、偶見呼吸衰竭終致死亡。小兒服1克 可致死,嬰兒禁用。如發生誤服後,應及時催吐,或口服澱粉糊或米粥,嚴重者應送至醫院搶救和處理。
【用法與用量】 外用。本品多配成各種製劑使用。如樟腦水或樟腦醑劑,局部塗擦,用於神經痛、肌肉痛或關節炎。軟膏用於凍瘡,一日1次,塗於患處。
【限定劑型】 搽劑、軟膏劑、複方製劑。
這篇文是剛好有網友提到,我也很好奇,這個成份的氣味很重,為什麼要添加到化妝品裡?所以就查了一下資料,來跟大家分享。
這是個常見的的東西,不難取得,除了可以放衣櫥之外,最常被拿來用的地方就是"治療酸痛的藥品",EX:酸痛乳膏,酸痛貼布...等。
看完這篇之後,我要提醒大家的是,這應該跟衣櫥裡的應該是不同的東西,千萬不要一看完就馬上拿來當止痛劑用,會出人命的,要小心。
有需要的人應該要尋求醫藥師的諮詢。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