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脂有異味…
047請問一下喔:
為什麼我買的口紅有一股怪怪的味道?
為什麼我的按摩油的味道不好聞?
為什麼調製完成的成品在放置一段時間後香味變了?
內容有錯...感謝貢丸的提醒及更正...
上述的部份是我經常回答的問題…
為什麼我突然的想寫這個題目?
其實是有原因的…
年初七的時候(2月24日),到嘉義去找朋友,在那裡的一家餐廳,我點了一道餐點,上面灑了一些花生仁…
其實聞的時候沒什麼異狀,看起來也還好..
結果吃了一口之後~~~我後悔了~~~
花生已經不那麼香脆了,咬下去後有一股油脂的變質的特殊怪味,舌頭上充滿了苦澀感,更慘的是…那個味道很久才消失。
其實那時候我很想叫服務生來,告訴他們把花生仁丟了吧…
不過當時我卻沒那麼做,所以我把花生仁全撥到一旁去,沒動它。
其實這個現象很常見,只是大部份的人都不曾注意過,就算碰到了也說不出什麼感覺,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所以就不會將變質的東西丟棄,而繼續使用。
一般來說油脂的來源可分成三大類:1.植物油脂 2.動物油脂 3.礦物油脂 4.合成油脂,其中植物與動物性的油脂是可以被拿來食用的部份,只是大部份的動物油脂吃多了對身體不好…。
目前化妝品所使用的油脂這四大類都有,而化妝品裡使用油脂的原因大致上可歸類成下列原因:
1. 保濕:塗抹於皮膚外,可減少皮膚的水份散失。
2. 附著性:可讓藥物或有效成份穩固的貼的皮膚上,慢慢的吸收、滲透或作用。
3. 改善觸感及塗抹感:透過油脂會油滑的特性,增加塗抹的方便及舒適性。
4. 對藥物或特殊成份的包覆:透過油脂的包覆可以避免成份活性提早失效,增加商品的櫃上放置期,穩定品質。
5. 特殊訴求:例如:一般所強調的消炎、護膚、抗氧化…等功能。
談到油脂的變質就稍微要提一下有機化學,大致上來說天地萬物都有它專屬所組成的化學結構,而有機化學所談的部份就是”碳”的部份…
所以我們會經常看到這一類的化學結構圖:
(當然今天的重點不是在上課…也沒必要談的太深入…別怕!)
其中的結構C=C(碳碳雙鍵)即是元兇…
大家應該聽過不飽和脂肪酸吧!
大致上結構會是這樣
C=C=C=C=C=C=C=C=C=C=COOH (這是寫錯的)
底下貢丸有補充回應那裡才是正確的....
然而一個穩定的結構大致上是需要像下列的樣式:
所以啦!
當油脂裡的結構含有C=C(碳碳雙鍵)時,就容易發生氧化作用,一但所有的C=C(碳碳雙鍵)都作用完畢之後,這個油脂的壽命也差不多結束了,所以就又稱為油脂的酸敗氧化現象,而這個基礎理論也是用來檢驗油脂的新鮮度的方式之一(檢驗發法請參閱相關文章:酸價Acid value :AV http://tw.myblog.yahoo.com/cosmetic-5047/article?mid=23&next=22&l=f&fid=9),因此一但油脂產生奇怪的特殊氣味時,就表示油脂裡發生了這些過程。
最後的結論是…一但商品產生這種現象時,就是要把它丟掉了…
其它相關文章:
油脂詞彙
http://tw.myblog.yahoo.com/cosmetic-5047/article?mid=26&prev=259&next=25&l=f&fid=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