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斷食的讀後心得
這一次我要來跟大家討論這本書:肌斷食
在文章開始之前,我需要跟大家強調一下,以免造成誤解,為避免被誤會成是惡意評論,因此我只會挑選幾則提目的講解我的看法…
首先在p.4
『尤其是乳霜和化粧水,它們對於燒燙傷後失去自我防禦能力的皮膚來說,簡直就是毒中之毒,更是有害物的異物。為了排除這些異物,皮膚會發炎化膿。傷口因為這些膿液和死掉的細胞變得黏稠,好不容易開始再生的皮膚也會被溶解。』
假若這段我沒有認知錯誤的話?我認為這裡是指將化粧品用在一個未癒合的燒燙傷皮膚上,那我就好奇了,有很多人會這樣處理燒燙傷的傷口嗎?還是日本民眾習慣使用化粧品來治療燒燙傷?
我個人覺得這一段很不合理(因為化粧品根本沒有治療或使幫助燒燙傷癒合的功用,同時化粧品與藥品的衛生質量及成份要求等級差距太大,是不允許使用在開放性傷口上),看起來頭頭是道,也嚇到一般讀者了,原來化粧品那麼毒,會導致皮膚發炎化膿,實際上一般讀者比較會忽略重點是受損的皮膚本來就容易受外物入侵而發生感染或病變,因此我覺得這一部份來強調化粧品有毒是沒有意義。
p.8
『要是肌膚狀況惡化,就無法立即擺脫羥基苯甲酸酯(PARABEN)這類的強效防腐劑』
p.118
『這是因為當中添加了羥基苯甲酸酯(PARABEN)等強效防腐劑,殺菌力比消毒傷口的消毒水還強,雜菌根本無法生存。』
這個部份我簡單說一下重點,作者是說產品內的防腐劑會導致皮膚上的共生菌數量下降,如此一來就容易導致壞菌大量生長,就容易引起許許多多皮膚病。
『共生菌』與皮膚健康的關係是近來有點熱門的話題,也確實找到了許多關聯性,但是化粧品用防腐劑是否會直接影響皮膚上的共生菌這就需要實驗證實了,這個部份我保留評論,因為我需要微生物專家的協助。
我不認同是的『強效防腐劑』,作者只談PARABEN,我猜想作者對什麼是防腐劑?應該都還沒弄清楚,簡單說:抗菌、抑菌、殺菌在化粧品上的用途是有很大的差別的,假若產品的在整個生產的過程中衛生質量不好,導致生菌數太多時,就算加了兩倍三倍的防腐劑,也無法使產品符合法律規範的生菌數標準,化粧品中添加防腐劑只是保持品質衛生質量的手段之一,並不是加了防腐劑就萬無一失。
況且防腐劑的目的不在於殺死細菌,而是使細菌受傷,不能繁殖,因此我有疑問,防腐劑真的會導致皮膚上的共生菌下降嗎?
p.9
『過度清潔會造成乾燥;洗不乾淨又會造成皮脂、皮垢堆積,進而導致馬色拉菌(Malassezia)感染,引發皮膚過敏或脂漏性皮膚炎。』
這個地方與作者在整本書中一直要大家不要使用清潔產品,剛好自相矛盾,雖然清水在大多數的情況下,就可以清潔一般肌膚,但對於機車族或容易出油朋友來說,清水洗臉是不足夠的,更何況還有在高汙染高油汙環境下的朋友。
我認為宣導正確的洗臉知識,遠遠比把清潔產品妖魔化更重要,當然有人會說作者只是反對使用合成的界面活性劑產品,鼓勵使用純皂來清潔,關於這部份我會在後面說明。
p.94
這邊提到含有玻尿酸或膠原蛋白的化粧水,在水分蒸發後,會使玻尿酸或膠原蛋白恢復成粉末狀。這些粉末會使皮膚表面的水分蒸發的更快,最後反過來吸收皮膚內部的水份。
p.97
『所以研發了一款添加維他命C的化粧水。由於維他命濃度越高效果越好,所以我用1比10的比例將維他命粉末溶於水中,製成一款維他命C濃度高達10%的化粧水。可是病患都抱怨說:『皮膚上有粉屑』
這兩個部份就一起說明了,確實在水份乾燥後,玻尿酸或膠原蛋白本身也會變乾,但我不認為它們會變回粉末狀,因為這些經過水合後的物質,還是很容易受到汗水及空氣中的水份影響,會呈現薄膜態,所以很多朋友才會在臉上搓出泥狀物,至於是否會把表皮的水分吸走?我也認為沒那麼嚴重,因為正常的皮膚還是會分泌皮脂及汗水,這些條件都不至於會使玻尿酸或膠原蛋白恢復成粉末狀,而且這兩種物質都要經過特殊乾燥後真空包裝,才能保持乾燥,所以這有點誇大了,就算在日本的天氣很乾燥,應該有沒這條件(實際上乾掉後是成膠狀薄膜態)。
再來是維他命的C部份,首先維他命C的濃度並不是越高越好,這個部份我在以前就寫過了,高濃度的維他命C還是需要注意風險,而且根據相關的抑制黑色素實驗,根本不需要添加到這麼高的濃度。為了作者說含10%維他命C的化妝水,在水份乾燥後,維他命C會還原成明顯的粉末態,也會使皮膚越來越乾燥,我特別去配製了以純水+10%的維他命C粉末,之後我全臉塗抹,經六個小時後,我並沒有感覺到粉末感或皮膚更乾的狀況。
最後我想我就挑選他對肥皂的誤解來說明:
首先肥皂並不應該調整成弱酸性,肥皂的正常pH就是應該在7~9之間(因為肥皂是皂化的產品)。再來有不少文獻都指出肥皂與角質層的作用比較強,容易使角質層剝離,容易使皮膚越洗越乾,皮膚表面越來越硬。
而且,肥皂也因為清潔力太強,所以必須添加一些緩衝成份,這不影響最基本的清潔效果,相反的是增加使用的舒適感。
我對於此書的看法是
1. 在化粧品或化粧品成份上,有些都是過度渲染。
2. 化粧品基本上安全的,不是毒藥,不需要被妖魔化。
3. 化粧品與其它人類經常接觸的物質一樣,也可能會發生副作用或危害,這是可以討論的,但是要有證據。
4. 皮膚有任何狀況時,第一時間請先用清水移除,觀察一下,假如經過一兩個小時後,都未見改善,請立即求助皮膚科醫生。
5. 理性使用化粧品很重要,理性的去認識化粧品也很重要,化粧品的不良反應原因是複雜的,必須在資訊充足下討論,否則就是瞎子摸象。
6. 停用化粧品後,皮膚的狀況變好了,這不一定是產品不好,過度的使用、不正當的使用,也都可能會發生問題。
7. 化粧品的發明是要解決人類的需求,改進使用的缺點,以凡士林來說,油膩難用,就是它們缺點,因此通過乳化劑把凡士林與水做混合,可以調整凡士林的油膩感。
8. 乳化劑有缺點沒錯,但不是所有的乳化劑都不好,每年都有許許多多的新型乳化劑上市,這些乳化劑甚至來自天然植物,這些也都進行了一些基本的安全測試後才上市,不能夠一筆就把乳化劑打入地獄。
9. 用清水清潔皮膚或什麼都不用,並不是一件奇怪或錯誤的事,我自己都是用清水在洗臉,因為我皮膚是乾性型,並不適合天天用清潔產品。我自己只會在覺得皮膚過乾時,適當的塗抹產品。
其實我要說的東西真的很多,但真的不適合再寫,寫多了會變惡意批評,其實大多數我都寫過這些東西,所以也有點無奈,寫了那麼多,總是比不上這些說化粧品有毒的文章,大多數的人們不懂化粧品科技,加上化粧品大家也不是都願意花很多時間去認識的領域。
所以願意信就信,不信的話也沒關係,畢竟化粧品並不是維持生命的必要產品,不使用也沒有關係,這沒有什麼好爭論的。
我建議喜歡看書的朋友還可以參考下面這三本書